电动吊篮的悬挂机构和稳定锁的讲解
电动吊篮的悬挂机构:
一、作业前检查焊缝,应无脱焊和漏焊,连接件和紧固件等应繁多、,并经常检查,如有松动应及时加固。
二、高空作业吊篮中的防护绳,其应是穿入防护锁中,并要挂上配重锤才行。
三、配重应符合吊篮使用说明书要求,不可以缺失,并有固定措施防止滑落和丢失。
四、高空作业吊篮中的防护锁,其动作应是灵活的,应能够顺利扳动滑轮,不会出现卡阻等问题。
五、悬挂机构两吊点间距离应与悬吊平台两吊点间距相等,误差不大于5cm。
六、吊篮中的配重块,其重量应足够。而且面漆力矩应为吊篮端力矩的三倍才行。
七、提升机安装好以后,要让其进行空运转,以便检查其运转是否正常,是否有卡阻、噪音等问题。
八、吊篮安装好以后,应调整好起重绳与防护锁之间的距离,使之适当。
九、使用后应及时清理表面污物,出现焊缝开裂、构件变形,应采用正确工艺修理,漆层脱落应及时补漆,避免锈蚀。
电动吊篮的稳定锁:
一、清洁外表与其他外露部分。
二、清楚钢丝绳上占有的污物,去掉锈斑。
三、及时清理防护锁表面和稳定钢丝上的杂物,注意防护锁的防护措施,避免杂物进入锁内,造成防护锁失灵和失效。
四、经本厂重新标定的防护锁需要加贴本厂特别制作标贴方可生效。
五、作业前检查防护锁的锁绳功能,作业中避免碰撞防护锁,作业后做好防护工作,防止雨、雪和杂物进入防护锁内。
六、稳定锁内从出厂之日起,每十二个月为一个标定周期,标定期满,有用户向经销商或生产厂家提出申请,有技术人员理行保养和维修,并重新标定。(对于在粉尘、腐蚀物质、粘附性材料等环境中使用的防护锁,标定周期馏短)
电动吊篮作业时的不稳定因素:
一、防护带:作业人员在吊篮上作业不佩戴防护带、不按规定正确佩戴防护带以及防护带没有按照要求挂在防护绳上。
二、钢丝绳:吊篮在选用钢丝绳时绳径偏小,在使用中磨损严重没有及时报废、电焊火花损伤等。
三、人员违章: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,在吊篮内嬉笑打闹,以及从楼层、空中攀沿窗户进出吊篮。
四、防护锁:防护锁在使用前没有进行检测,或者防护锁不好用、失效、锁绳角度不达到要求。
五、绳卡:固定钢丝绳用的绳卡数量不够、规格不符、方向错误、间距不符合要求。
六、防护绳:吊篮没有按照要求设置防护绳、防护绳的强度不达到要求、防护绳在外墙等直角部位没有“护角”。
七、天气:六级以上大风(风速超过10.8m/m时)、大雨、大雾等恶劣天气使用吊篮从事室外作业。
八、限位及行程限位挡板:吊篮没有安装高限位、限位失灵,以及吊篮悬挑梁前方没有安装行程限位挡板。
九、运动物危害:反铲等挖掘机械在吊篮的线坠、钢丝绳旁边施工时(时进入室外管沟的施工阶段),挖掘机械操作人员操作失误,机械勾拉住钢丝绳,易造成吊篮倾翻。
十、配重:吊篮的配重不达到重量要求,配重块被挪动等。
十一、悬挂机构:吊篮的前后支臂(是前支臂)无支撑点,前梁的伸出长度超出规范要求。
十二、螺栓:吊篮悬挑梁、底座、吊篮平台在拼装时螺栓的强度不够、数量不足、固定不。